查看: 5596|回复: 54

邹立原创户外小说:七月的金莲花不需要救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3 09: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章
1,1
邹立在地铁口看到他有些意外,那颀长的身影也确实太突出了,不过她还是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瑞士人木木显然也在很多人的流动中发现了这个一身户外装束的“同伙”,他先向她招呼:“嗨,早上好!”

“早!”邹立回应着,不过心里确实还在纳闷为什么这么早就看到了木木,离集合还有至少一个小时吧?
木木很聪明,一下就知道邹立心里的疑问,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释:“我是怕找不到集合的地方,所以打了至少一个小时的提前量。不过,看到您就不会找不到集合地点了!”
木木看起来真的高兴,两人一起往地铁走。

邹立有些吃力地加紧脚步才能撵得上木木,待站到了地铁下行的扶梯上才松了口气。她在木木的后面站着,两个人都把右边的位置空出来,让想要在扶梯上走动的人可以极速跑路。
她与前面一点的木木因为阶梯的缘故这时候似乎高度差不多了,邹立才对木木解释说:“昨天我跟一个队伍从小五爬山回来,累坏了,今天还没有恢复呢……”

木木于是知道了早上看见邹立走路怪异的原因,走平路好像都有些一瘸一拐,看她上台阶的那个姿势还以外她受伤了呢?没想到却是肌肉疲劳。
木木绅士劝她:“那应该好好休息哦……”邹立苦笑了下,说:“也没事,你教大家攀岩,我做保护就行……”

两个人正说话之间,只见对面平行的那个正在上行的扶梯突然变成了下行,那个扶梯上的人们都跌倒了!而且扶梯还并未停止,对面扶梯上的人都跌倒压在一堆。这时候叫喊哭骂声一起,邹立和木木知道出事了!两个人一起都从左边的站道跨到了右边,一前一后边喊“前面让一让”边快速向下跑去……
发表于 2011-11-23 12: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1,2
出事了,出大事了!两个人跑到了对面扶梯的下面,邹立对木木说:“你去找地铁工作人员……”虽然可能前面也有下来的人去叫工作人员了,但按邹立的想法:外籍人士通知地铁方面,他们的重视程度会更高一些。
木木跑开,邹立把这边下行停下脚步的进行驱赶:“请不要围观,下行的乘客请往前走,注意不要互相拥挤,不要惊慌踩踏……”

下行扶梯的人有些在劝导中已经走开了,邹立刚才跑得满脸是汗,这时候也是心跳得很快,在这边倒转的扶梯旁她看到很多站不稳的人们都倒在了扶梯上,相互挤压着哭叫着咒骂着呻吟着……
惨相也使她心悸,她还是克制着自己,尽量冷静地拿出了挂在胸前的求生哨吹了一下,对大家大声说:“我们是救援队的,大家不要慌!我们是救援队的,大家不要慌!……”

确保大家听清楚之后,邹立对倒地的人喊:“这边扶梯上能够自己走动的请往上走,在上面台阶等我们给大家检查包扎伤口,不要往下走,注意不要踩到人……”确实这时候的最下面的台阶人堆成了一堆,受伤的哭叫成一团,听了她的话,有些稍稍安静。这时候有个人在人堆中对邹立说:“我们也是——救援队的……帮忙把这个孩子接过去吧……”

邹立定睛一看,是自己认识的——山大老兄,在人堆里面挤着,高高地举起一个孩子。她和旁边一个男人一同去接,好不容易把这个吓得哇哇大哭的五六岁的女孩子安全放到了地面上。
这时候倒转的扶梯停了,地铁的工作人员也来了。木木、邹立还有一些自愿停下来伸援手的都在帮忙:地铁口的进入已经封闭,上面的平台是一些受伤不那么重的,下面平地上都是好不容易拉出来的伤者,原来倒地的时候跌在扶梯上好几层的那堆人被有些拉到了平地上。

邹立认识的雅丽和山大夫妇也都从那个人堆里面被弄出来的了,两个人都受了伤,被山大举起救助的那个孩子没有什么事,正跟自己的家人依偎在一起,已经不哭了。她的家长倒在一旁默默落泪。
而山大因为救助那个不认识的孩子小腿部受伤很厉害,邹立选择他们先进行救治。而木木在对一个已经没有了知觉意识的小孩在做人工呼吸。扶梯上,和这边平地上到处都是痛苦的伤员和一些安慰救助的人们……
发表于 2011-11-23 16: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1,3
雅丽山大夫妇过去跟邹立都是同一个救援队的,不过后来他们去了另一个队伍,相互之间的联系少了,以今天这样的方式见面谁也没想到,可能是救援平时意外场景都见得比一般人多,所以受伤的人还脸色比较平稳的也只是他们。

邹立目测了雅丽和山大夫妇的伤,从自己的登山包里掏出急救包,把水袋也拿了出来。雅丽伤在胳膊,长袖上透出大片的血迹,而山大伤在小腿,他穿得是短裤下装,所以很直观地能够看到那伤口——伤真不轻,这些血哗哗地直冒,口子就像被狼咬过一口似的惨不忍睹。
邹立戴医用手套左一眼右一眼查看的时候,山大说话了:“先帮我老婆看看伤口吧,刚才大家倒地的时候我都没顾上先救她……”

邹立扶着雅丽的胳膊,对山大说:“急救包有止血带,你自己看能不能先扎一下……”山大扎自己腹股沟的时候,雅丽自己忍着痛也把受伤胳膊上那个可拆卸的速干衣的袖子拆下来了,邹立挽起雅丽的上半截衣袖,在她的上臂三分之一处先放了些纱布做衬垫,然后在上面用胶皮管扎了个止血带。山大在邹立的急救包中找到一支笔和医用胶布,在胶布上写下扎止血带的时间贴在老婆的胳膊的纱布上。

雅丽脸色如常,但嘴里也是丝丝哈哈地倒吸着冷气,邹立估计她很疼,边用辅料压雅丽的伤口边感动地疏导雅丽的疼痛:“看你老公多好,这伤口应该不那么疼的了吧……”说着边快速地用弹性绷带包好了伤口。
雅丽也是救援队的,刚才也看了一眼邹立的急救包,对邹立有些什么家伙事儿也都很明白,这时候她说:“别给我做臂挂固定了,我手不乱动,待会儿地铁方面叫的医务人员他们要是来了也会给我做。你急救包还有一个三角巾,就给我老公用吧……”

邹立安慰地一笑,这知根知底的救援人员之间的沟通就是好!要是救助别的其他什么人的话,首先要解释自己的身份,还得把那急救证书拿出来给对方看,以取得信任,做医疗处置也得对伤者进行解释,而对雅丽和山大夫妇疗伤,他们不仅知道你可能在干什么,还能够猜测到你想怎么干。这为他们包扎不是第一次,感情的契合冲淡了这次事故的慌乱和紧张。

山大的伤口不小,估计是去抱小孩的时候没站稳,腿被扶梯滚动不停的利齿刮了,不过他是一付没有感觉到疼痛的样子。邹立查看那山大自己扎的止血带效果还不错,已经没有再流血了。不过,对那伤口她实在有些不放心,就跟他们两口子商量:“我水袋里面有两升的淡盐水,如果用大一点的压力用力冲洗,或者可能把伤口弄干净。要是……”

他们两口子知道邹立想说什么,也了解邹立这个人的谨慎——别看她在这样的大事故中能够站出来勇敢救援,但就是情况再紧急,她也要固守那些条条框框,什么要讲求医疗原则呀,告知伤病员伤口处置权啦等等的。中规中矩,使她赢得尊重。赢得尊重,也赢得了信赖。
这伤口他们也看到了是有一定深度的,冲的话如果没冲好可能把脏东西冲到伤口里面去,邹立的意思是要是你们有疑虑就稍微等等,等到医院再处理。雅丽用那没受伤的手拉了邹立一下说:“冲吧,我们啥时候信不过你了?……”

邹立方才想到的是过去一个户外队伍因为对一个跌倒擦伤没有清洗伤口,只是止血包扎,后来到医院还得把污染的皮肤都剪去的案例。不过,凡事可能都有两面:如果清洗不当,把脏物冲到伤口更深处也是可能的。这是她要跟自己过去的队友商量如何处理伤口的原因。
嗯,雅丽的话对邹立也是一点鼓励,邹立说:“那好吧,反正两升的淡盐水是绝对够的,之后我们再用75度医用酒精再消毒处理一下,应该是不会冲不干净的,就算是毒蛇伤应该也可以冲得差不多了的……”

确实,邹立所带的冲洗配置是用来应付一个毒蛇伤的,说着,邹立拿起了水袋,由雅丽举着水袋,邹立把出水口仔细对着伤口从上往下地冲了三四遍,又拿出装医用酒精的小酒壶把伤口淋了一下,然后才把一个三角巾拆封,仔细地包扎着山大的伤口。
边包扎邹立边叮嘱:“我没在伤口上什么其它药,主要是担心破坏了创口面外观,你们到医院可以要求他们再仔细检查处理,我就只止血和包扎的了。”山大在用盐水和酒精冲洗伤口的时候都没有很痛苦的反应,这时候更是失血的面色苍白之外一切如常,他问:“你们救援队今天在哪里活动?”

邹立结束了手里的活儿说:“我们是去白河边那个岩壁攀岩。你们估计还是去军督山训练的吧?嗯,不过看来我们今天都得请假了……”
发表于 2011-11-23 20: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1,4
邹立向木木方向走去,雅丽用一只手帮收着急救包,山大在安慰旁边一个伤者。邹立这才看到满扶梯的血迹,满地都是躺着的伤员,救护车的尖叫声已经到地铁口了,看到白衣天使们的大量出现和跑动的身影邹立有些放心了。
不过,刚松一口气的邹立看到木木又一次口对口吹气之后,没有看到呼吸反馈的失望表情,他对邹立询问的眼神摇了摇头。
邹立也知道人工呼吸和CPR连续做30分钟以上还没有效果,这小伤者可能是被压在最下面的,伤势过重,这样长时间的抢救还没有效果,估计也是无力回天的了。

她看着那稚嫩的脸,悲伤不由涌来:这还是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呀!竟然一个小生命就这样在眼前消失了!听他边上父母的哭诉,还是个暑假到北京来旅游的,是因为他学习好的奖励,没想到生命的花朵一瞬间就淹没了,被地铁的扶梯碾碎了……

这时候上面那个平台医护人员已经在抬担架,忙碌而有序地显示着:这里已经不是那么需要自己和志愿者帮忙了。
邹立拿出手机看看时间知道自己要赶过去参加训练活动的话,可能会迟到半小时,不过她和木木今天还都必须赶到,因为她是救援队的付队长,木木是攀岩活动的技术教官,他们两个要不到,那边十几个人的活动就得放鸽子。所以,她打电话说明了情况,叫与岩共舞先把队伍管理起来先走,她和木木争取随后尽快赶到!

挂机前,邹立还问了一下队里今天还有人带急救物品没有?因为自己的已经消耗完了,而攀岩也是个危险活动,受伤的几率还是蛮高的,队里没有的话,她得找来救助的医务人员补充的了。
好在队员有带的,邹立也就放心,告别雅丽和山大夫妇,与地铁方安保负责人握手之后,邹立和木木打车奔往白河自然岩壁……
发表于 2011-11-24 00: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1-24 04: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1-24 08: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太有才了啊。:victory:
发表于 2011-11-24 12: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2,1
打车,今天好像特别的困难。坐到车上,邹立强睁着眼睛感觉着困倦和饥餓,不过她知道自己还得继续集中精力,否则迷路可能耽误得时间更多,队长就是遇到意外救援也不好耽误大家的时间太多。
车在出城的路上爬行,走走停停的,时不时地拥堵。邹立内心焦躁,拿出手台呼叫自己的同伴,没想到他们也因为被堵抄所谓的近道而走错了,反而现在落在了邹立他们的车后面。
邹立在出租车又停下等灯的当儿跟司机商量就在前面停,这司机本也不愿出城,前面在地铁附近是交警帮邹立他们拦得车,所以才载他们。知道他们是先前在地铁救援的,听了到就到此对他们改变了目的地也没说别的,在路边停靠了车。邹立他们终于与自己队伍的那个包车会合。

上了车,简单介绍了一下刚才地铁发生的情况:三十多人的扶梯逆行,有二十多受伤,一个死亡……有些队员也听得唏嘘感触,要求今天的训练项目增加医疗培训的部分。邹立想想感觉虽然没有带很多绷带三角巾之类的,但在大家有学习动力的时候介绍一些医疗常识把一天的攀岩训练活动搞得丰富一些也好。救援队的,掌握一定的救援技能才能以备不时之需,而且,今天的突发事故也确实又一次表明:救援队的救援不仅是在山上才能进行,随时需要救援应该随时提供对别人的帮助。

这时候也有队员故意提难题一般问邹立:“假如我当时在扶梯之上,它突然发生逆行和倒转我应该怎么办?自我保护的办法是什么?”
邹立不怕任何跟安全有关的问题,这个猝不及防的问题倒使她眼睛一下亮了许多,像一个小灯泡通了电似的。她说:“这是一个好问题!我们救援队的应该以解决预防安全问题为己任……”

不过,其实她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也不是很深入,只能是现在边先讲一般的安全概念一边在脑子里快速的想扶梯逆向倒转的这个具体问题。
她说:“我进入救援队之后,发现自己思维的速度快了很多,因为很多事情都是像今天的电梯事故是一样,是发生在电光火石的一瞬间,那么我们的思维反应速度就要快,这个反应快,是跟我们平时的安全意识密切相关的……”
发表于 2011-11-24 16: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发生扶梯倒转,我们要问大家的第一个问题是:如果你上了扶梯,扶梯突然逆行,最有可能发生什么?是失去平衡对吗?对的!你在扶梯上被带着走,身体是维持着一种预期的惯性,这个惯性要被打破,人就很快跌倒。

如果你有安全意识,走上扶梯的那一瞬间就应该很精神集中,不是心猿意马地想东想西,也不是听音乐和干别的。踏入自动扶梯时,应该小心使你的双脚离开梯级边缘,站在梯级踏板黄色安全警示边框内。

你如果小心就不会歪斜依靠在扶梯上,会很端正地靠右边站立,而且有腾出一只手抓住或靠住扶手的安全习惯,这样的话,在发现电梯逆行的时候首先思想上转化不是非常突然,而且再一转身用力抓握扶手就不会跌倒和失去平衡的了!”
邹立确实平时脑子里装的各种安全事故的案例比较多,她解决问题的方案也拿得很快,现在她对自己说的自己还比较满意,就接着对大家喷:

“讲了第一个安全意识问题,我们就来再说说技术问题:技术的第一点就是别跟别人靠得太近,尤其是那些体重比你重的。乘坐电梯时,一定要人员分散,不要拥挤,因为上很挤的扶梯有问题你很难自己控制,你不倒别人都压下来的时候也把你带倒了。
技术的第二点是别踩在两个梯级的交界处,否则穿露指头的凉鞋你的脚指头可能就会有被机器咬掉的危险。
第三点是别后退,这就跟过河似的,当发现扶梯有问题的时候,在发生逆转的第一时间面向扶手,双手抓紧扶手,双腿微曲,你站立的方向决定你保持平衡的能力。
还有一点要告诉大家,我们今天攀岩大概也会学到:要保持身体固定和平衡,我们至少要有三个以上的触电和固定点——方向对,四点固定,这样的话就是有人从上面的倒下来,也未必压在你身上把你带倒!
还有就是背向别人也能够避免别人抓你而身体产生伤害,可以保护自己的重要而薄弱的身体部位。”

然后她又讲一个如果出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拥挤踩踏现象发生,万一不幸倒地之后注意自我保护的动作:保护脑部。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保护好胸部。不慎倒地时,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脏器,侧躺在地。她直立着示范了一下,继续说:
“一旦发生了事故,不管是什么事故,都一定要积极正确地自救,这样才能把伤害的程度降到最低。对于意外防护,不是拼身体,很强壮的对抗很多身体的冲撞也没有优势,能够救自己的一是运气,二是知识,三是运用知识的应变能力——

比如,当踩踏事故发生时,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相对,要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要抓住或者靠在一个牢固的墙面上,千万不要跑,如果跟着跑的话,很有可能摔倒,。一般踩踏事故,在拥挤的人流中,身体不要倾斜,避免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或鞋带开了、钱包掉了,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
在随着人流往外走的过程中,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踩踏事故发生时,人们都很慌乱,一旦被人群拥倒,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生活现在太不安全了,把事情想得复杂一点,意料之中的事往往不会发生,意料不到的事却经常出现……所以,再附送地教一点电梯发生疯狂的自由落体运动时的自救办法:据说迅速按下每一层楼的按钮,这样做也许对阻止电梯迅速下坠会起到一定作用,运气好的话,电梯就可能会在某一层楼停止。
当电梯出现下坠无法停止的问题时,也是要记得膝盖一定要呈弯曲姿势,依靠弯曲的双脚可以减缓电梯坠地后产生的冲击力,避免因电梯坠落而导致全身骨折而无法救治,而整个背部跟头部紧贴电梯内墙,据说呈一直线是运用电梯墙壁作为脊椎的防护。”

对于技术邹立介绍得很多,不过,她没有告诉大家自己在地铁扶梯事故中也处理了过去队友伤势的情况,她心里却很是明白:就是参加过无数次救援,我们救援队队员也还是血肉之躯,与机械抗衡或者跟大自然较劲,救援队的也没有什么胜数,救援不能只靠热心,不能只靠体能,不能只有勇敢……

其实,当救援人员跟大家一样对地铁扶梯倒行没有预料的时候,他们的反应和受伤的几率跟一般人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当然,在这个事件中大山不是先救助那个陌生的小孩,他可能能够避免老婆受伤,自己也未必伤得那么严重……

邹立琢磨着:还是事先的安全预警意识灌输比事中的自我牺牲和事后的忘我救援要强得多。试想想,如果社会在第一起地铁逆行事故发生就开始教育公众的话,今天的事故死亡人数会不会下降一些呢,每个人都能够在那个扶梯上站得比较稳的话,带给别人和自己的威胁是不是少一些呢……
发表于 2011-11-24 20: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2,2
救援队的,就要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把握当下,而不是沉湎于过去的事故。车上,邹立木木和与岩共舞他们又大概讨论了一下今天攀岩训练彼此的分工。
之后,木木和与岩共舞领头抓紧时间在车上教大家打绳结。绳结,也是救援队队员应该掌握的一项技术,邹立会一百种绳结的打法,不过这习得的技能也不那么容易掌握,学习的初期一般人都是常学常忘,所以救援队的技术教官是经常教大家练习,队员们也常常是都随身携带一根绳子,没事就练手练心。

邹立看大家都开始忙碌,便换到了窗旁的一个独立座位上开始打盹。今天是凌晨到的北京,只睡了两个钟头,补觉是必须的,一早上的紧张真的是已经累得有些难以支撑了,后面的攀岩工作也是马虎不得,得抓大放小,攀岩可是稍微疏忽就可能有事故发生的。对于高空作业,这个女队长的神经也会一直绷得很紧。

现在她知道自己需要睡眠:以前救援下山之后,大家都很困倦的状况下,车上经常有队员靠着自己肩膀睡着的情况,邹立这个女救援队付队长就是再累也得注意自己的形象,包括睡眠后的形象。她自嘲:别人睡着了靠着我的肩膀,那没事,可能是个别人的故事。我要是靠着别人睡着了,那就得是个事故了!

车体的摇晃中,邹立进入了昏睡状态,不过,最近发生的事情太多,关于安全的事故太多,梦中也还是地铁事故,动车事故,户外安全等等的,这安全意识在梦中也是时隐时现的,这些就是她的生活……
发表于 2011-11-25 00: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
救援队的攀岩训练,其实这次也不完全都是救援队的队员,还有外来观摩的成员——按邹立他们的想法还不是把大家都训练称为攀岩高手,因为专门救援攀岩的队伍,在很多案例中以前只发生过一次。邹立他们希望的就是救援队能够把这项50年代起源于苏联,是军队中作为一项军事训练项目而存在的技能,大家全面掌握技能技术,有个感性认识就可以了,并不要求人人精通。

不过,虽然是泛化的技能,救援队首先要考虑的还是安全。不安全可能是人身伤害,最低损害也是伤装备,这些都是救援队伤不起的,所以训练的中心是以安全为中心的培训。在与岩共舞做先锋攀,挂顶绳保护的时候,木木负责为大家先做攀岩的口令介绍。

这次攀岩训练救援队安排了洋教头来执教。因为有很多攀岩事故分析发现,很多是由于攀登人与保护人间的误解和一方大意造成的。这攀岩口令信号对攀登者和保护者间的协调和互检非常重要。考虑到不仅对彼此没有很长合作的人有必要强调,就是很有经验,合作多年的同伴也应维持一定的统一口令,而且,救援可能有与外籍人士合作的可能,比如有日本地震那样的与其它国家救援队合作的可能,所以邹立他们的口令介绍包括了英语口令。

国外攀岩和登山者间早有了大家约定好的口令,便于统一和理解,但英文口令虽然比较通用常见,可也有多种常用说法,尤其是在有口音时还容易混淆,所以这项工作的开展并不是特别顺利。对救援队队员来说,有些口令确实有点长,FALLING! (保护!)是攀登人坠落时喊的口令,这个也很是重要。保护人听到后执行保护动作,最基本的是收紧并索住绳子。
攀登人坠落时未必反应得过来能叫出“保护”,所以这个口令被反复强调。

救援队渴望的是建立一套标准的攀岩口令去适应以后的救援,没想到,他们后文的救援活动还真的就用上了!
发表于 2011-11-25 04: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2,3
会点英语的过这一关好像没关系,不会英文的发音就比较难过,大家以前上英语课搞鬼是把汉语发音注释在边上的,这里对那些用英语不能开口的人和发音不准确的根本没开口的自信,邹立他们只好容许大家喊口令使用双语,但一定要求能够听得懂别人的英语发音,比如:在开始攀登时:攀登的自己准备好了(安全带,绳扣,器材),问保护人是否准备好了:ON BELAY? (保护就绪?)你不能自己注释个“昂,布雷”写在自己手心里吧?所以,很多人就记不住英语。
而保护人的回答是:BELAY ON / BELAY IS ON (就绪)这个就绪是肯定保护点做好,安全带检查,绳扣系好,攀登人与保护人间的绳子没松余后才叫就绪,不能别习惯性地乱随便回答!
邹立他们为大家介绍了很多安全带、绳结、装备没确保再检查而出现的攀岩事故,一再提示大家谨慎。

攀登人感觉到滑坠可能性大的地方,或危险大的地方让保护的特别留意,可以要求说:WATCH ME (注意)。做保护的要根据攀爬的情况收绳,但也注意留些松动余地而不能使绳子破坏攀登人的平衡。
而ROCK! / ICE! (掩蔽)的口令是警告下边人有石头冰块甚至器材掉下去使用的,下边保护人和观摩的要养成听到这喊声后立刻躲避或保护头部的本能意识,尤其是攀登者离自己近的时候要注意别往上看!

当木木介绍到这里的时候,大家已经开始愁眉苦脸,有些新人已经对“攀岩”已经还没开始就很是畏惧起来。邹立看了,忙打住了木木的继续教授,把那些OFF BELAY / SAFE(安全);BELAY IS OFF (保护结束)THAT"S ME(是我)BELAY IS ON. CLIMB WHEN READY(保护就绪);向下扔绳子时喊ROPE!(绳子)等等口令通通这一次都省略——她怕一次讲授太多大家根本接受不了,于是,下一项——让大家开始做热身运动。
发表于 2011-11-25 07: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2,4
攀岩是从高海拔登山运动中衍生出来的竞技运动项目,也是登山运动的一项基本技能。可能登高山对普通人来讲机会很少,而攀爬悬崖峭壁相对机会较多,且更富有刺激性和挑战性,所以攀岩被广大户外运动者喜爱,也被救援队重视。
不过,新来参加活动的本以为是来参与救援队一个集健身、娱乐、竞技于一体的好玩的项目的,没想到那优美、流畅、刺激、力量的攀岩给大家首先带来的是一个语言口令的下马威。

更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带给大家的又是好像比较枯燥无趣的热身运动,不了解这个运动的当然不知道热身与缓和运动可以减少攀岩带来的伤痛与运动伤害。而邹立他们却明白从事这个运动你要只是随意活动两下便开始进行,或许就已经对身体与生理产生副作用了,比如急性伤害(如骨折、肌腱撕裂)与慢性伤害(如疲劳性骨折、关节囊磨损)便会接踵而来。

他们这些老队员训练得多,看到的运动伤害和意外受伤也多,所以,他们得尽量保证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热身,对攀岩运动爱好者是基本技术,既所谓“疲劳的身体训练不出效果。热身的不足,将有运动伤害的危机在”。热身的好与坏,将会明显地影响到攀爬的技术的效果。

从科学而不是玩耍的角度,木木他们还有技术专业的总结介绍:热身可增加肌肉收缩时的速度与力量,可改善肌肉协调能力,可预防或减少肌肉、肌腱、韧带的伤害,在耐力性运动项目,可加速“再生气”(俗称撞墙期)的出现,使肌肉收缩与舒张得更快,使因肌粘滞性减低,使肌收缩效率获得改善,使血红蛋白结合和释放氧的能力增强,使代谢过程改善,使血管壁阻力减少,使神经传感器的敏感度和神经传导速度可因体温适当地提升而获得改善。

对热身的好处,做一详细叙述的还是木木——外来的和尚应该会念经,那些名词术语从他嘴里讲出来才权威。这是邹立安排木木做技术教官的一个初衷——同样的事,中国人和中国人讲道理未必讲得通,不讲道理的集体鼓噪反对执行不下去都是有可能的,科学的道理由有科学精神的老外来讲,大家可能更能够接受一些,虽然大家听得云里雾里半懂不懂的……

因为刻意的安排推行,也因为救援队的纪律,所以不为人重视的热身运动(warm-up exercise)才得以顺利进行——肌肉伸展、身体摆动、柔软拉伸操等等,邹立自己也在队伍中做得很认真,虽然她是全身都在疼痛,但其实也期望着这热身能够把自己的动能预热起来。从科学的角度讲,肌肉酸痛是可以通过缓慢热身来消除肌肉紧张或酸痛的。
发表于 2011-11-25 11: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2,5
前面的所有,其实不过是为攀岩做心理准备。物质的准备是现在才开始:队伍中有女队员参加,邹立要人家把手伸出来给自己看,不是看人家的手漂亮不漂亮,有些手是真的太漂亮了,那是不适合攀岩的。
对长着漂亮长指甲还费了很多功夫修饰的,邹立只淡淡地说了一句话,那些女队员几乎都快哭了:“剪掉长指甲。如果让岩壁做这项工作你可就痛苦了﹗”还有各种的与运动不相干的东西,要摘掉身上﹑手上饰物,尤其是质地硬的饰物。
玩户外,真正的高手一般不带什么饰物,救援队的高手,外在都没什么。确实,要是按照医疗救援和户外意外事故救援的规程去做,谁都不会感觉救援训练是刺激有趣的,而且,通过这个训练,都改变了以前认为救援队队员很酷和以前误认为他们很神勇的错觉。

安全规程要求留长发的女队员要把长发束好,邹立自己做了个示范,把头发包进魔术头巾,再戴上安全头盔,以免被卷进器械里。女队员也照做,以前觉得攀岩活动酷的,现在被要求着严格执行程序,他们是真没觉得救援队的训练有啥酷感了,但在教官的严厉之下,也只能乖乖开始注意安全检查程序。

对攀登用头盔木木也介绍和强调了一下这个特殊装备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一般其他运动项目的保护头盔、工业用安全帽和战斗钢盔不一定适合攀登使用,尤其是那些很“坚硬”的材料,它们不能吸收多少能量,冲击力会通过头盔转递到人体,结果有可能对颅骨或颈椎造成伤害。指导保护前脑和后脑的安全盔的做法也是一丝不苟地在进行,大家知道:这个活动是追求的是科学和安全,所以活动在一板一眼,安全不打折扣地严谨操作的,而且气氛开始严肃紧张起来。
发表于 2011-11-25 15: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木木拿起自己的鞋,又介绍一个新的知识点:攀岩一般都穿特制的攀岩鞋,这种鞋鞋底由硬橡胶制成,前掌稍厚,鞋身由坚韧的皮革制作,鞋头较尖,鞋底磨擦力大。穿上这种鞋,脚踩在窄到不到一厘米宽的支点上都可以稳固地支撑全身重量。有些技术难度大的岩道只能穿了专业鞋才能上得去,而今天的训练是开了两条岩道,一条难一条是妇女儿童线难度不高,没有接受过训练的也能够上得去。

然后是教大家穿好安全带﹐系上反扣。主锁两把相对锁门扣好,两把锁都有确认扣好,再回半扣。救援队安排了专门人员对队员自行穿着的安全带、打的绳结和扣的锁门会有一个再次的安全确认。
为什么会多一道安检手续?邹立专门提示大家:“为什么电脑程序总是要你再次确定?因为它怕你的选择是错误的,同时也给你有放弃和重新选择的机会,我们的安全确认也是如此。”

攀登时不用协助工具,仅靠手脚和身体的平衡向上运动,手和手臂要根据支点的不同,采用各种用力方法,如抓、握、挂、抠、撑、推、压等。下降的姿势和要领,等等。
虽然攀爬本能是人类原始的固有的,但这一番的介绍还是让大家明白了:攀岩原来是个技术活儿!救援队的自然又一次领略到救援不是只有志愿者的热情就可以的,需要的是技术。然后又教了大家做确保的姿势和要领,大家更明白了一件事:救援不是一个人的事,就是这小小的一个攀爬,它可能只是救援的一个小环节,但确需要大家协作才能完成。

对浮躁着的户外人,木木他们身体力行地表达着救援队的理念:我不关心你爬得是不是够高,我也不太看重你攀得是不是有多块,我要传递的不是外行人看到的在攀爬岩石上的刺激,而是地面保护的功夫与认真。救援队关心的不是你和谁的竞争,而是要教大家的:一定注意跟队友的配合和保护。他们对队员的要求是:你可以攀岩做得一般,但你的保护技术一定要优秀!这是救援队活动与其它户外组织截然不同的文化内在。
发表于 2011-11-25 19: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2,6
利用各种装备作安全保护,攀登一些岩石所构成的峭壁、裂缝的这个运动,难度有不同级别,而且有完攀(flash) 、看攀(on-sighting)、红点攀登(red-point)几种方式。救援队在这里开设了两条岩道,大家拿出救援队队员具有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拼搏进取精神,又需要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节奏感及攀岩技巧,这样才能在陡峭岩壁上轻松、准确地完成身体的腾挪、转体、跳跃、引体等惊险动作,攀岩下来之后的队员都有一番别样的感受,因为你要是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攀岩真的要靠自己。

没有上去的,都在下面观摩一下他人的攀爬﹐也顺带克服一下忐忑不安而略带恐惧的心理。
这次,是要求除了恐高的大家尽量都体验一下的。攀爬训练,合理的要求是训练,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练,救援队的训练,就是磨练。真正的救援,核心使专业,是技术流程的一丝不苟,是安全的规程操作,是把危险从不安全事故中剥离出来的安全。

这一天,邹立和木木始终在两个岩道前做着保护,或者指导着确保。好在一天的训练紧张倒也顺利,虽然参加者有不少新手,但保护配合得当,也没有谁受伤。对那些穿着登山鞋不适宜攀岩的队员,保护的绳子拉得稍微紧些,只要不影响攀岩者做动作,他们就紧绳子,因为绳子比较紧的话,冲坠就不会太大,冲坠不大才不伤人和伤绳子……

天快黑之前他们收了装备各自回家,邹立一个人又到地铁,对今天活动的满意之余,想起早上的紧急救援还是内心一阵难过,不过,这一天的训练倒使她的全身肌肉不再那么酸痛了,这是唯一可以值得安慰的吧,因为她这时候还不知道后来救援这脚踏实地的攀岩训练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第三章
发表于 2011-11-25 23: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见邹立好文!
发表于 2011-11-26 03: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
3,1
接到了木木打来的电话,邹立很是关切:“怎么样?木木,现在你到小五了?”上次听说了小五的金莲花开得很美,这个老外也动心了,那天训练他就抽空问过很多关于小五的问题。
邹立原本心里不那么希望木木去小五,因为那个地方已经不是一个户外的清净之地,而是一个庙会。
这时节是不是个户外人都赶集似的忙着上小五,小五被不是真正户外人已经弄得遍地垃圾很不环保的状态并不是邹立想让这个老外看到的——现在很多所谓驴友的行为都让人实在不能恭维,对于驴友这个称呼也有很多的户外爱好者感到不像以前那么自豪的了。

不过,邹立也知道不可能阻止这老外去看我们中国的驴友在自然界撒野的热闹。这木木汉语说得倍儿棒,打字用汉字也毫不含糊,写字也比中国人还要工整,这为中国发改委政府做城市公共安全做课题研究的专家木木虽然不批评中国的事务,他要执意去小五怕是没人可以阻挡的吧?小五是科考之地非军事要地。
这不,人家的电话就是在赤崖堡的那个地方打来的。

木木是按邹立的建议非周末到的,邹立告诉他如果是周末赶去就人山人海了,连扎营的地方都找不到,所以这木木周四到了,而且很兴奋打电话来说也有很多人已经来了,他看到有一些住小五山下的客栈的是冲集体结婚来的,现在就很多的人在这里搞婚礼宴请,听说明天去山上还有新婚誓词等活动呢!
木木好像对中国的文化很有兴趣,对民间传统体现出来的那些人情世故都不由自主地向往和探求。

听着木木的兴奋发现,邹立一皱眉,但没多说别的,只提醒木木,看天气预报是明天天气可能还好,后天周六连北京地区都会有大降雨,如果是这样,请木木一定注意气象变化,因为小五的小气候变化还是很要命的。邹立还说周六日都有朋友上小五,请木木告知手台常用频率并尽量一定时间与后去的队伍保持联系,注意安全等等。

木木的电话挂了,邹立心里并不平静:木木是浪漫的,她则是悲观的。她暗想:木木要是按他的计划,在小五待三天是一定会遇到很多状况,可能又要忙着救援这个救援那个——很不幸,按照墨菲法则或者魔鬼定律,邹立那坏的预言倒是真的很准,不该有的救援就是发生了……
发表于 2011-11-26 07: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3,2
小五的环保话题在论坛一天天热起来,邹立担忧的还是木木一个人上小五的安全,虽然她也知道凭木木的个人户外能力和与中国人打交道的个人魅力,木木在这时节人山人海的小五应该不会有问题。如果有问题,一定是他又跑去救援别的什么人了吧?上周攀岩训练之前的那一天,邹立也是无意中被一些其他队伍的意外拖住,很晚才浑身酸痛地下山回北京……

在户外的温床上,诞生生命的灾难,小五是爆发点。积累久了,可能的导致爆发;而爆发久了,都可能导致崩溃。这半个月金莲花开,人人上小五,有穿皮鞋去的,有穿拖鞋走的,有拎个塑料袋子带瓶水就敢走北东线的,有穿裙子自然还有穿婚纱在小五得瑟的,有背三两岁的小孩上山的,有带宠物狗狗上山的,有专门去采金莲花的,有满山都是某人播放的难听的音乐的,有把大批的垃圾留在山上的,也偶然有去捡垃圾的,但更多是去采金莲花的,有驴友的物品被山民拿走的,有人与人的不合,有自然恶劣气候的遭遇……
这时候扎堆去小五,人的基数多了,安全事故也应该很常见吧?哪怕就是个市内公园搞个庙会,人去得多了,丢孩子和老人走失的状况也不少呢,何况那还是小五!户外人拿户外级别证书的小五。

牵挂木木的时候,邹立翻了翻论坛的照片:小五美则美矣,可真的能够经得起那么多双脚的践踏吗?想污染一个地方有两种方法:垃圾,或是钞票!小五是从山上到山下都被这两样东西污染了,户外人,满意否?
看着人们在山上穿新郎装的西装革履,邹立笑:别下面脚上是一双登山鞋吧?这装束不伦不类的,协调吗?
穿婚纱的更是让邹立头皮发麻:“浪漫”是一袭美丽的晚礼服,但你不能一天到晚到处都穿着它。这户外露个大脊背在外面,小五那种海拔紫外线照着那是好玩的?不到半天就得晒得皮肤变色脱皮不可,这些新娘莫非追求非洲黑人的风格不成!要是再遇到点小五的小气候作祟,新娘要是淋个落汤鸡,颤抖失温好像也不好玩吧?都想啥的呢,怎么都一窝蜂的跑到小五去找病?

虽然这周五的天气还不错,不过婚纱裙子确实不是户外的服装,不说可能遭受蛇类什么的毒物的青睐——也许不仅美女蛇还是啥蛇都被搞婚礼的热闹吓跑了,但草爬子等毒虫好像都不是吃素的,在山上露个大脊背……邹立摇头:真是不知道户外科学,拿愚蠢当浪漫。要是真的遭遇了有毒蜱虫的亲吻,人要是变成植物人,那一辈子可没啥浪漫可言的了!蜱虫病患者血液具有传染性,这无知,不仅不能带来有趣,成为社会公害的可能性都有!
如果没有安全,丧失了健康,智慧就无法表露,文化就无法施展,力量就无法战斗,知识就无法利用,一切都没有意义!玩户外的,想想你需要的是个啥吧?不安全的浪漫决不是户外文化的价值标准。

周日邹立接到了木木的电话,看他的手机号码显示出来邹立疑惑地接了电话,原来周日小五确实下雨了,木木从北东线行走的时候,遇到一支上去的户外队伍中的一个女驴友崴了脚,他是连同那个队伍中护送伤者的两个人一起提前下来的。
女驴友伤势并不重,下来后就没多大问题了,不过他在客栈又听说还有个上小五的百人大队,出发时120人,现在到关门的回京时间,人差了很多,不知道没到的人在哪里,又都联系不上,他可能要滞留在客栈随时准备上山再救援的了!
这个坏消息,让邹立的心又提了起来……
发表于 2011-11-26 11: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3,3
按以往数据统计,7月份北京及周边地区发生的救援并不是很多。为啥呢?救援一般出动尽量快是防止情况迅速恶化,而最让救援队担忧的各种伤害中冬季的体能不足失温等都是很危险的,所以接到求援报警后冬季的出动非常快。夏季虽然也有毒蛇咬伤或者其它不能耽搁的伤害,但一般还不至于像秋冬季那么紧张。所以,邹立接到木木的消息并未正式启动救援,只是在救援队的QQ群里说了一下,希望大家做好救援准备。

一般,救援时间最为密集的是秋冬季节交替——天色已短,而发活动的领队要是经验不足就会把队伍陷如到山上的黑暗之中。体能下降加上黑暗,还有晚上温度的极速降低比较容易出状况。
而7月的小五,邹立也很是明白:满山都是人!体能下降谁都可以在山上找一个帐篷住一晚,山上人多得要口吃的不成问题,一路要讨水也要得到——虽然户外人有所谓三不借原则,但光、水和睡袋这些一般不借的东西特殊情况下人家还是会借的。

就是脚崴了,山上人多,哪个救援队的人没准儿都有。就算没有,队伍间相互传递一下担架,人也是下得来的。所以,邹立对这个消息只是小紧张了一下,更感觉救无可救的是:人家领队都不知道少了什么人没有,也不知道人是在哪里丢的……这救援,如何救法?
所以,在邹立心里:七月的小五不那么需要救援,需要的倒是户外人的反思与救赎。

不过,就是有啥情况的话,有木木在,邹立也比较放心——就算情况向坏的方面发展的话,以木木外国人的身份报警求救,而且队伍中有不少在校大学生,政府出动救援的可能性和效果更大一些,自己这个救援队的队长走长线活动去了外地,自己只是个付队长,启动救援不难,但,得是真得必要,得符合启动救援的那套机制——启动一个救援前后考虑的问题比较多,也很复杂……
发表于 2011-11-26 15: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3,4
当天木木又有电话打来,邹立忍不住问了一下那百人大队上小五的,是哪里的队伍?北京地区第一大户外网站绿叶网和再稍微大一些的桃叶网都有自己专属的救援队。救援队虽然是公益的,但有时候还是处于荣誉感或者其它情况,要是去救了兄弟网站的求救者,可能得要低调处理。邹立是桃叶救援队的,桃红叶子的救援队如果去救绿叶网站的驴友,跟人家队长事先打个招呼比较好吧?

木木说,发队的在绿叶网和桃叶网都发了活动,两个网络的召集都有至少50人以上,是分的A线难度队一日走北台东台两个山峰登顶穿越,B队走东沟为无难度队。不过,状况是一上山就都乱了,自己队伍的放羊和别的攀升队伍的混杂,弄到最后也不知道谁走完了A队,更没搞清楚谁走的B队,全程点名报数都没有做过,只是集合才发现人数与出发前有些很不一样,现在领队既不敢开车走人,也不能上山去找,正进退不能地那么耗着……

邹立皱眉:确实够可以的!这个领队也真是胆子够大的,这样带队也真够混乱的!
小五只走个东沟的话,确实难度不大,但到山上丢了谁都不知道,这领队的活儿是干得挺糙。
户外,现在是不讲究的越来越多了,就像一锅熬了几年的汤,虽然不断地有新鲜的作料加进来,但是原来的味道却越来越淡。
现在也确实有很多队伍是在各个户外网站都大肆发活动的,对领队管理不易,而且这样的事故也很难说哪个救援队上去就算合适。反正领队还没有正式报警求救,跟其它兄弟救援队协调一下也好,不想再有过去那种一窝蜂都抢上去救援的状况,那真是无谓浪费资源。

而且,邹立也确实最近打破了以前固有的那种执着想法:自己的救援队在桃叶网并不是一定就只救桃叶网的驴友。
实在是最近发生的本不必出现的户外事故太多了,邹立对桃叶网的队伍被绿叶救援队救了也没有过去那么强大的自尊心受损了:天下救援是一家,谁救都可以,不必大家都去争抢这救援功劳……

如果从北京赶到小五,集结到小五没有五六个小时肯定不够,而且还得上山——其实小五附近是有蓝叶救援队的分队驻扎的,邹立明白:小五发生的那点事自己知道了,那个蓝叶救援小队也早都行动起来的了,自己看看需不需要友情支援的吧……
发表于 2011-11-26 19: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3,5
木木在客栈也没闲着,一直在跟当地山民和蓝叶救援队的一起合作,那个他们一起抬下来的崴脚的小姑娘已经伤势处理好之后送出去了,他们还处置了一个毒蛇咬伤,说是去跟金莲花拍亲密合影的,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不熟悉的地方有陷阱。雨前的蛇朋友人家也正好忙着,看驴友到自己家门了就随口亲吻了这个驴友一下。
蛇类是不刷牙的,不太讲卫生,牙齿尤其的毒,这个蛇应该是毒蛇——被咬的驴友吓坏了,其他人也没有看到打到毒蛇,但被咬的地方逐渐肿起发黑,送到山下木木和山民一起对这个驴友进行小手术处理。

知道木木在小五那么忙碌,邹立在手机上传给木木一个笑脸:你这木木,跟当年到中国来的白求恩大夫也没啥不同的哦!
“白求恩伪大夫”倒谦虚:没事,我也是跟山民这次学到了他们对毒蛇的处理,还学会了你们中医的中草药和中医推拿,我收获很多!
邹立笑笑,心里说老木同志呀,您可别再提我们的中医了,要是那金莲花没有药用价值的话,小五也不会被踩踏得那么厉害的吧?

山上的热闹似乎慢慢地沉静下来,那个队伍等到了几个自己队伍中的几个寻找组织的散兵,要是再等,很多其它早下来急着回京的也不干,于是他们看看车上坐满的座位,似乎与出来时相差也不是很大,也开车回京了。
他们的队伍丢的人跑到哪里去了,是跟别的队撤回北京了吗?还是有什么不安全的,这个,好像没人知道。只能向上天祷告,感谢这一次活动进行得糊里糊涂但有惊无险的罢了。
邹立知道这个结果,也一笑:希望那个队伍没事吧——按理说,一天的行程,估计可能还是比较安全的,主要是小五人太多了,满山都是人,跟个香山似的,有个谁出事应该是可以被察觉到的,救援队不能总去香山救援吧……

不过,对安全和环保这两样东西,邹立也总结了一条:人人都可拥有的,人人都不拥有;人人都应负责的,人人都不负责。
发表于 2011-11-26 23: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4,1
山上的热闹消停下来,论坛的风波刚刚泛起,那些从小五回来的队伍有人开始在桃叶户外的论坛表达自己的后怕和后悔。
这件事是压不下来的,邹立在游记版看到了这个抱怨,但没发言。沉默是因为她很少去桃叶网站别的版主的属地搅合,有时最多是表示支持一个谁,像这样需要表达观点的帖子她选择了忽略和沉默。因为她知道,在这个网站要把这个事情谈清楚了,怕是不那么容易的。

邹立是在桃叶网的改版看到的自己一下子被当版主的——一觉醒来,眼睛一睁,自己当版主了。邹立并不高兴,甚至很沮丧:户外这个圈子很江湖,用是非圈形容也不为过。绿叶网和桃叶网本来都是自己常来常往的地方,一个绿叶子一片桃红叶子彼哪个此厚哪个薄都是她不愿意的。而且,为驴友在网上服务,她知道这个差使的难度。当然,邹立只是猜到了开始,没想到的是结局……

户外江湖的纷争,一在于利:户外活动有真的私约的AA费用的活动,有打着个AA名头未必是真在AA的求费用结余活动。这真A与假A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出户外事故之后责任的判定不同。
发活动的所谓头驴领队们很多都是不想承担责任的,玩假A真A的领队自己相互之间矛盾也很多。
与其它江湖一样,户外人还格外的讲求虚名,这求名一条就足以使个俱乐部之间,各门派之间,各领队之间,各自以为是都感觉自己是老驴老大的驴友之间掀起一场场的恶战的了!
没有英雄干不成事,英雄太多容易出事!户外网跟武侠浆糊似的,啥时候也没见清爽过。

邹立曾经请一个发明色彩心理学的台湾心理学专家为大家测试,一屋子三十多个驴友基本上都是红色基调的个性——各种红色性格的人是户外人的主体,他们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特别渴望被别人认可。也许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并不能使他们在社会中被认可,所以他们自己创造出来一个户外江湖来自我满足——以所谓强驴自豪,通过贬低那些不户外的,或者体能弱的,或者户外能力不强的来确认自己的存在——按住别人的头颅,自己就显得高大。

所以,抱怨贴一出来,很多的强驴不由自主地对那些参加活动的所谓新驴菜驴驴友进行“教育”。可问题是人家是有情绪才来抱怨的,这情绪不仅未得到疏导反而越来越淤积,反唇相讥导致了第一轮的弱驴与所谓老驴的小对骂。
而且,还殃及了网站。不止一个人说到了网站,问题不能解决就只能击鼓传花,殃及鱼池传到桃叶网站也是必然,不过,这时候邹立有些坐不住了。
发表于 2011-11-27 02: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4,2
如果不牵扯到网站,那是你们自己的事,你们领队和队员最好自己解决的心态看法下,邹立并不想多说一句话,因为她深深了解这个桃叶网,做老好人比做一个正直的人要少挨许多的骂!不过,舆论压力说到了网站,那么做版主的这时可能应该做和必须做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冒着得罪人的风险说点啥了。

邹立介绍了那个队伍的情况,也强调了他们是在绿叶网和桃叶网都发了活动,对这样的领队其实户外网站的管理控制能力并不高,希望他们双方对话解决问题,也敦促那个领队自己站出来与队员面对,不要让网站替谁背黑锅。
邹立比较明确地表示:这个活动确实不靠谱,很同情各位队员,还教了队员以后治这样的领队的一个损招:发现是五十人以上的大队,干脆就直接放领队的鸽子。

按邹立的理解:事情已经出了,抱怨的帖子也都发出来了,一团和气也已经不复存在了,这时候谁两边活稀泥肯定是没用的。她也很警惕:如果是领队都帮着领队讲话来指责队员,那网站不仅不能消除此事的影响,反而是在制造领队和队员之间的矛盾,这对网站是没什么好结果的。反正那个户外组织也确实都有自己的网站,也一直是在利用桃叶的平台赚自己的钱,桃叶网没事替它背个黑锅干嘛?

网站没有责任,一切与网站无关,但追究该对此负责的就事论事也是对其它领队注意安全的一个提示,所以她希望对此事调查经过,分析原因,总结教训,严肃问责,惩戒相关人员,不让“劣币淘汰良币”,既是帮助领队也是帮助队员,其实如果用自己帮助别人的能力证明自己,胜过用空话吹嘘自己,给抱怨的人们一个满意的交代和答复对网站发展也好,这算是自我净化,是一个危机公关的机会嘛。邹立想得挺好。
发表于 2011-11-27 06: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4,3
领队确实在网站的敦促下出来道歉和解释了,虽然有狡辩的成分,但邹立想想也见好就收吧,看到这个帖子的第一时间表示认可这个答复,抱怨的也答应“这一篇就算揭过去”。不过,有人似乎并不乐意“这一篇就算揭过去”。那领队所在的户外组织的很多人却又开始无事生非,贴出很多发言驴友的户外履历,还在QQ中威胁人家新人没发言资格,然后一堆的人在为领队唱赞歌……那些刚平息下去的情绪又起波澜……

户外人的是非观念很弱,人与人的关系远近亲疏却超级强!一件明摆着的事情,只要是同一个户外组织的人说出来的,虽然只是爬过几次山,但就都可以不辨是非地支持或反对。邹立对这种无原则的结党勾结很明白:门派之见派系之争还在于利益:发百人大队显然是不安全的,但为什么领队会发呢?无非为名为利为求AA费用有结余罢了。

对波澜又起,大家集体开始瞎捣浆糊邹立也开始心生厌倦:且看你们如何分辩,你们打就打吧,我看你们能搞成什么样。可惜其后的发言根本不是辩论和讲理,而是一些人和一些人的对骂。
在网络时代,围观是一种耐人寻味的动作,做版主的会经常发现有些“八杆子打不着”的角色相互打着“前言不搭后语”的架,根本不知道那些当事人要达到的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就见他们毫无理性地往死里掐架,一点建设性的话语都没有,只要骂人的污言秽语。

这热闹的发展已经是严重影响到网站的形象和版主的品质了,邹立长叹一声,开始删帖。删帖之后,是不思悔改者变本加厉的谩骂,索性封ID,但封ID之后是一个组织的集体反对,这集体无原则集体无意识是邹立没有想到的——在国营单位,派系都不是永远的,而户外,更是个人实力才是一个生命最好的依靠,搞这劳什子有啥好处……
她不明白什么时候开始围观者觉得白看个热闹不错,白跟网站较个劲也不错;她更想不通的是,什么时候起,各户外俱乐部组织的目的充满功利色彩,却执着地以追求正义和公平来演绎;她也不知道那些装疯卖傻来吸引围观者的眼球的人是真二还是假二。

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驴友对网站进行冲击的事实就发生在了眼底——户外江湖有时候真是令人失望的!无聊的不安全户外很多都是借“正义”之名进行,桃叶网的驴友以求什么真相如英国暴民一般在网上肆虐,什么借口都是耍子,唯有捣乱倒是真的。这种人他们瞎胡闹让人不解。
愤怒出诗人;孤独出思想;热闹出时尚。无耻是这样变成时尚的:无耻重复三遍,就变成了无聊;无聊重复三遍,就变成了有聊;有聊重复三遍,就变成了时尚。时尚裹挟了大多数没脑子的人,无理取闹,必有所图!时尚是一只奔跑的兔子:有的人紧随其后穷追不舍;有的人本身就是那只兔子;有的人把兔子装在口袋里。

不怕坏人做坏事;就怕好人办坏事。前者扯着肮脏的虎皮,响应者寡;后者打着正确的旗号,一呼百应。时尚在论坛中努力过了:他们试图把不安全的盲目户外叫做时尚,试图把在户外乱写乱画叫做时尚,想要用人多势众以邪压正。
不过,后来邹立也算看透了,这网络暴民与那英国暴民的瞎闹其实都是一个目的:当初谁先开枪的“真相”不重要,谁要因为这个事情“下台”那才重要,甚至谁“下台”那都不重要,在这个台子上胡闹把自己显摆了出来,能够捞点什么好处,那才重要……

要想在现在这个户外平台上倡导安全环保的户外理念,何其难哉!
但,如果户外人没有安全意识,救援队就是再全力以赴、不留余力地积极救援,事故还不是越来越多?

户外使人忘记时间,时间也使人忘记安全。有些户外人真奇怪,最不该知道的事,他们全知道;最该知道的事,他们反而不知道……
对户外网站的救援,显然陷入了困境……
邹立感到了莫名的压力:救援队,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守护天使,目前网站的环境使救援的观念都未必能够顺利推行……
发表于 2011-11-27 10: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4,4
三天后,邹立又接到了已经从小五回来的木木打来的电话。木木说,有一支国际少年攀岩小队进入小五之后失去联系两天了,家长已经向政府机关报了警,但搜救无果。因为是非周末的救援,所以还没有惊动民间救援队。
木木说家长中有他的英国籍的朋友,希望邹立他们协助救援。邹立问了一下,知道失踪的队伍连老师带少年攀岩队一共17人,政府已经出动了直升机搜索了一天,但没有发现什么。
邹立明白这7月底开始,金莲花败,去小五的已经不多,非周末去小五的队伍更少,如果是需要地面搜救的话,无论多少支救援队上去也不够,所以,她不仅立刻答应木木启动救援,而且告诉他会跟壹基金救援联盟联系,报告此事。

启动救援是同时手机短信微薄和QQ群发一起进行的,邹立边接志愿者询问和报名搜救的电话,边准备救援物品。
在QQ群中和手机里,也告知了参加者需要携带攀岩的个人装备:头盔、安全带、登山鞋之外,适合攀岩的轻便鞋子一双,做保护用的手套等,还有个人标准配置要求:防雨装备,冲锋衣,头灯,登山杖,食品和水。其中个人食品要求有两天的宂余。另外还有携带帐篷和睡袋。

除了个人设备,大家需要分担携带的公共装备包括:100米绳子一根,50米绳子一根,上升器两套,下降器两套,充气钻一个,滑轮组一套,挂片若干,八字环主锁根据人数加2个宂余,中型急救包(至少三到四人的急救外伤急救用品,颈托和固定夹板两套),急救安全带三条,卷式担架一付……
救援通知要求报名者先到邹立处集结,检查个人装备并分担公用装备后出发。
发表于 2011-11-27 14: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4,5
公用装备包括急救用品等是每次使用后都认真检查入库的,根据需要的单子分装即可。
邹立看了一下自己的个人物质储备,运动型饮品不多,得补充。未去超市购买之前,她把盐和葡萄糖装满了两个100克的小瓶子,还把一些姜糖水饮料放进一个大的布袋中。一般用于冬季的姜糖水没想到无意在后来的雨后搜救中帮了被救者很大的忙,这对失温的人很管用。

邹立对搜救的研究还包括救援人员的能量损失与补充,她知道搜救比平时的爬山运动消耗体能和心理能量更多,物质的准备是相当重要的,事先她喜欢把一个搜救人员一天需要的能量计算出来,然后自己加宂余携带。
这山上搜救补水、补糖、补电解质都很重要,要想保障自己队员的安全,维持电解质平衡的物质是需要第一携带的,人的体温高过40度,镁便不能工作,很多马拉松长跑猝死就是因为电解质的失衡,所以盐糖水,香蕉和运动型饮料她一般出行都会尽量加宂余携带。
马拉松长跑有时候会提供香蕉巧克力。香蕉性味甘寒,清热润肠,营养成分是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也是钾和维生素A的上等来源。对于电解质的补钾,邹立喜欢选择香蕉,但这东西实在不易储存,还是买些香蕉片吧,也不知道香蕉片补充钾有用没?邹立心里在琢磨。
发表于 2011-11-27 18: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4,6
站在超市,邹立知道自己的时间很紧张,得快速购买自己需要的物品:巧克力是个好东西,但这季节容易融化,而且在山上的时候好像对它感兴趣的真不多,那甜腻腻的口味不是大家喜欢的;牛肉干、鱼片含蛋白质多,但产生的能量消耗不了,不仅不能转换为身体能量,而且还会消耗人体能量,所以动物脂肪类形式的食品,她也不加考虑,予以放弃。

其实,据研究在野外是烙饼这样的面食更有益,烙饼糖含量达52,小麦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不过,缺点就是这样的天气不易储存,要是能够发现失踪人员的话,好在这个在山下老百姓家也可以得到补充。
邹立在户外食品中比较喜欢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这包括有粮食、豆类、奶、水果、干果、蔬菜等。

碳水化合物经肠道消化变成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后被吸收入血,一部分被组织直接利用产生能量供人体需要,一部分储存在细胞里,如果还有多余的单糖,就会变成脂肪储存在机体中。想着她扫了一堆盒装的牛奶,准备给明天早上队员们喝。

户外的食品中,牛奶和鸡蛋都是好东西,他们的消化率和净利用率都很高——鸡蛋的消化率达99%,净利用率是94%;鸡蛋的营养成分也很高,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蛋白质生理价值高,极易被人体吸叫。不过,鸡蛋也可以在山下老百姓家里补充……

邹立在超市人没怎么动,但脑子在疯狂地转动,那些数据是她的知识士兵,它们能够替她抵御着队员救援之中的外周疲劳等危险——在她的知识系统中,她相信,能够正确地补充能量,就能避免队员的肌肉拉伤等一些意外,就能延缓注意力不集中等的救援动作失误。

想了想,她又购买了足够的运动饮料,在她看来为此血糖平衡、维持电解质平衡和补充队员身体损失掉的水分,这很重要。
香蕉片、葡萄干、花生、袋装的豆干她拿了一些,也装了些黄瓜西红柿,不过,这个超市可能不够大的原因,她没有找到压缩饼干,就只能拿了一大块“只溶在口,不溶在手”的巧克力做自己的备用干粮。
发表于 2011-11-27 22: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4,7
集结的时间,有5个队员已经到了,邹立他们等车的当儿在相互查看协调彼此的装备,比如帐篷谁和谁拼帐,那多带的帐篷就可以取出来了。还有,大家是坐地铁来的,过安检不方便携带的气罐也得在这里补充。再有,炉具似乎带两套也够了,多余的还是先收着吧。对有茶含量的饮料,邹立拿出来放到了一边,告诉队员先别带这个利尿的饮料,想喝茶喝咖啡,还是晚上有时间再煮吧!对那些肉食者,邹立笑:这些东西今天晚上得吃掉,别到山上再吃——大鱼大肉在山上,那是给笨蛋们预备的。

刀具,大家没有携带的,邹立找了两把出来,放在其它的队员包里;工兵铲,他们在两个人的装备中选择了一个;斧头,想了想还是把这个先放弃了,如果有需要看在山下跟农家再借也可以;线锯这个比较轻,带两条倒是可以的;头盔宂余之外又找了顶比较小号,适合儿童使用的;安全带,也查看了一下,如果是小孩的体量可不可以使用;队员中有三个是带了攀岩鞋的,那么就是说,如果需要攀岩救援也基本可以满足需要的了……

救援和搜救中,还需要什么呢?大家在车来之前都脑子没停……
救援,不是勇敢和蛮干,而是对各自细节的把握。救援之前,他们没有救援成功与否的忧虑,大家仔细认真做的,只是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准备!计划准备尽量周全,然后遇到状况见招拆招集体面对了。

贝谷开车来了,大家先装车,把东西放好之后,邹立对大家说:我们肯定是凌晨到小五,大家尽可能的先在车上休息一下。因为到了之后我们汇同有关方面了解情况,可能早上4点也可能是半夜出发,到小五可能没什么休息的时间了,这个大家要明白。
一车人,除了司机和副驾驶座上盯路的邹立,都东倒西歪地睡着了——睡眠是一门艺术,车身的剧烈晃动也无法阻挡一车人追求艺术的脚步。好在是非周末时间一路行车不多,没什么状况地他们平安到达……
发表于 2011-11-28 02: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文章,能让人受益匪浅,有时间慢慢学习。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