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96|回复: 0

看见里面的世界--个性独特的透明超轻超轻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0 17: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轻量化到现在,基础装备已经可以到四公斤以内了,这时原来的deuter act trail 32的一公斤多的重量就显的很重了,而且防潮垫不喜欢外挂,都放在包内靠背负上,把包的空间占去太多,正好三峰这次出了新的超轻包,利用防潮垫作背负,不占包内空间,于是就搞了个元旦时玩玩看。
  在收到这个包的时候,内心小失望了一下,感觉这布也太轻薄了点吧,结实吗?肩带也比较硬,腰带垫也不够厚实,而且腰带也太窄了,这么小的扣件会不会断掉,后来想想,反正坏了找三峰算帐,上8264上骂他,而且这次背上两个睡袋加衣服原来的包也放不下,就背上走了。
  这次武功山之行,大约带了11公斤的东西。包括一条HW300的睡袋,一条ACME的15度睡袋,一件HW09年的羽绒服,一双备用袜子,一条备用内裤,一条抓绒裤,3X3的天幕,15个地钉,10条风绳,净水器,单人锅,110的小气罐,多用雨衣,手套,gearer纪念手电,MSR水袋,两边一边强氧小包,另一边强氧水壶包,KEEN的护指拖鞋,还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加上大约两公斤左右吃的(太腐败,太腐败了)。
  背上去的感觉不是很好,总感觉腰带太窄,腹部受力太大,而且因为是向两边拉,感觉用不上什么力,不能拉到正好,要不就是拉紧了,要不就是拉的不够。而且一开始用,防潮垫子没有与背贴合,受力总感觉不对,其实还是腰带太窄,肚子不舒服。背了几个小时后,大约是习惯了,感觉不到什么了,只是每次休息下包后又上包时又会感觉到腰带实在太窄了,而且用过腰带向中间拉的包后,再用这种传统的拉法感觉不是很爽。希望下次改进时能把腰带加宽,并改进为前拉式的。

  现在说一下腰带,发这个照片不是为了摆POS,是为了让大家看一下背负,上文说到防潮垫与背贴合情况,这个是背了好几个小时后的情况,破坏的侧兜后面会说到。从这个图可以看出,背了一段时间后,防潮垫就能与你的背紧密的贴合了,在冬天这样子其实很好,背不会受凉,夏天应该就会比较闷了。大家看到,腰带很细,上面说过,个人感觉过细了,对腹部压力太大。而且,在放了防潮垫后,腰垫有很大一部分是在防潮垫的部位,而不是放在胯骨上。这部分改进推荐像鸟的,或是原来那个包那样子,作一个活动的腰带垫,而不现在这种固定式的。值的一提的是,腰带在腰带垫的部分不是缝合的,于是我一边挂一个强氧的小包,另一边,就是这边啦,挂了一个强氧的水壶包,喝水那是相当的方便,而且不影响活动,这个功能希望下次改进时能保留。
  现在说肩带,肩带刚拿到时,会感觉这么薄,而且硬。但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现,其实很不错,因为它宽,并且硬但最后能根据你的肩型来变形。这次走完回来后发现,这包不能借人了,因为肩带已经变形成我的肩部形状了。上面这几个原因,加上腰带支持,肩部在这次活动时感觉不错,没有什么问题。这个肩带原来是没有胸带的,在使用中发现一定要配胸带,如果没有胸带,肩带会张的过大,向两边扩张,我是拆deuter speedlite20上的胸带来用的,完美配合。
  刚拿到包时感觉包体面料非常的轻薄,对其性能很是担心。但在这次使用中,全程没有用防雨罩,加上天气不好,下雨加雪加冰,整个背包表面都冻了起来。

  上面白色的都是结的冰,前面拉带部分已经冻结了,可以摆出各种POS了。但包体依然正常,没有变硬变脆的现象。织带与扣件也开合自如。线也没有裂开,断掉之类的,作工是合格的。
  那根黄色的作为压缩带来用的松紧带被我调整过了,向下了一格。原因是,这根带子太短了,如果还像官网上那样子绑的放,包体的空间会被压小,不能充分的利用进来。这次装包,在带子没有调整前,包体的下部装完后,上部就没有什么空间放东西了。如果用力拉的话又怕把带子拉坏。调整后,包体明显变大,装完头部还有一些空间。但调整后问题也出现了,就是没有压缩带作为向中心的稳定压力,包体上部会因所装的东西,而变形,影响到整体的重心,而且让前面黑色的压缩带不能起到作用。背起来就会像下面图一样,歪了。

  个人建议把这个黄色的带子加长,加到整个包都充满后有一点紧的程度,而不是现在的过于紧张了。同时把黑色压缩带的上部分叉的那个,将其分叉角度再加大些。其实包的压缩部分,只要把黄色的松紧带处理好,个人感觉这个黑色的带子没什么用处。黄色的松紧带在加长后,如果要把包收小,会长出不少来,推荐在包底搞个小小的口袋可以将多出来的放进去。

  现在开说网兜部分。这包有三个很大的网兜,装东西拿东西都非常的方便,这次我就将什么拖鞋,天幕,雨衣,卫生纸,毛巾,雪套都塞了进去,行进中还把换下来的冲锋衣也放了进去,拿取方便多了。这么方便的东西还是有其问题。第一就是开口太紧,丢是不担心了,但紧到里面还有空间可是已经不能从口里塞进去的程度这也过头了。另一个问题就是网了,网本身有很多小孔(废话),这些孔在装东西的时候很容易与东西的边角挂上,一但挂上装进去就很不容易,而且南方多灌木,侧兜很容易挂上去,这次就挂了,可以见图。这个是在我过一个木桥时挂的,桥上都是冰,下面至少有10米深,好不容易站住了发现包被挂了,又不可能退后去解,只好硬上,这个是很危险的事情,一个方法是上背包罩,但个人推荐将网兜都换为包体那样子的30D的布效果会更好,一方面放东西会很顺滑,另一方面也不怕挂了。朋友说不如把网兜的网都换成小鹰那样子的莱卡面料,嗯,这样子弹性是很好,是不是成本也高了不少啊?对了,说到换网兜,能不能把后面放防潮垫的也换了,个人感觉这个地方用网兜结实不结实倒不说,给人一种很不高级的感觉。
  最后说说那个官网很不起眼的登山仗随行系统,这个三峰其实就用了两根绳来用,还不如不要,我都还没用呢,一根就丢不知道哪去了。要作可以直接上弹力织带加魔术贴,要不就直接取消了吧,还能省点成本。
  总结一下,这是个很结实的包包,看着很轻薄,但很结实,是个可以放心背出去的背包。同时你背的东西也不要太重哦,最好在12公斤以下或左右,如果三峰没有换网兜的话,推荐带上防雨罩。
  希望改进的地方:
  1、能把腰带加宽,把腰垫的长度加长,后面与包体联结的部位加宽成三角。
  2、加胸带
  3、将黄色松紧带加长,加到包体空间最大的情况下,有一个合理的紧张度,现在是过于紧了,并在下面加装一个小袋子放多余的绳头。
  4、如果黄色松紧带能调整,可以考虑将黑色压缩带去除,或者,更好的作法是将其改到包顶,像很多背包在包口处有一根单独的压缩带那样子。
  5、将所有网兜都换成包体的那种材料,当然如果换莱卡,嗯,会不会太花钱了。并且将口改大,现在的太紧了,很难插入。
17.jpg
16-1.jpg
16-2.jpg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