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61|回复: 0

党家湾村昔日的骡马大店续发余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2 22: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党家湾村昔日的骡马大店续发余热
    党家湾村因韩城党家村人迁来以姓得村名。它位于盘陶川第八个村庄,因过去韩城北原一带,走陕北从盘陶川是捷径,它也是板桥、薛峰一带,经三累庙北、下到此走陕北的近道,是一个“丁”字路口,所以在这里有个骡马大店方便来往旅客也是情理,过去由于道路狭窄,往来陕北宁蒙等地,都是骡马驮运。在明、清、民国时期,韩城人去陕北,都用牲口驮着韩城的棉花、花椒,走到陕北的沟底,相隔数里在山梁的牧羊人就能闻到花椒味,他们就给自己人说韩城的椒客上来了。真是香闻十里。所以说过去办旅店,首要条件必须能满足牲口和人吃、喝、住的条件。
    党家湾的骡马大店遗迹尚在,他场面大,离水近,草料就近前川水地生长的麦草、周围村的干谷草为保障,驮运方便,也好经营。留下的石槽就像一个博物馆,长则丈有余,小则像圆瓮,雕刻精细,花鸟鱼虫、五花八门、样样俱全。传说石槽原料取其离此村有四里多路的大南沟,大南沟的薛家经管石料开采、经销,后来也成了一方财主,听说大南沟筑了三孔石窑,由于做工精细,工期长,光吃盐就吃了一石有余(一石有十斗,计量单位)。
    建国后由于走集体化道路,私人骡马都入了集体,也无人做生意,这条大道才萧条下来,骡马大店也关闭了。有的石槽被合作社时别村拉走,1968年盘龙分社办马场,就用原来大店的石槽。马场倒灶解散后,听说后磊陈**今年又筹备在此喂牛,规划千十头牛,也是用的这些石槽。时代不同了,它继续发挥着它的余热。
    顺便提一下与此有关的事情,由于以前盘陶古道是交通近道,马铃叮当,往返商贾乐驿于道,这就需要沿川有服务配套店铺。党家湾后四里处的丁家庄有为牲口钉掌的钉掌炉,武王庙村有店院两处,有村名叫前河店,歇马店、花舍等都是为作生意留下的遗迹,住宿相当于现在的“农家乐”相似的小店供旅客歇息、吃住。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