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33|回复: 0

[浙江 宁波] 穿越宁海白溪南麓,访山上方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0 18: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日,大寒后二日,天气晴冷。
吾与林君海伦等走宁海白溪南麓,逶逦群山,苍翠世界也。自G15甬台温高速下,走兴海路,绕宁海城而行,至黄土岭,过大溪,走X414越岭线,过双溪——双溪者,大溪、白溪相汇处。转X412越白线南行,路行群山间,远望若飘带,过大路李、草坦头、结成坑,东转乡道,过灵泉寺,访山上方村。

灵泉寺在众山环抱中,面南而建。登高处可见状元峰、头峰、二峰诸岭,正南有圆丘,阻怒海之景色,山上茶园如剪。寺虽不大,而历史悠久。据当家老僧言,寺始建于隋文帝15年(公元596年),距今千四百余年。但是可以佐证的陈迹,大概唯有寺后一泓清泉,泉涌不可见,唯见井,深不足一中人,清澈见底。

老僧言,昔有神僧自海上来,至此上岸,寻求淡水。踏访多时后,以禅杖圈点此地,遂掘得泉水,方圆十里百姓皆以为泉水能祛病,目为灵泉。吾掬而饮之,清冽有甘味。

山上方村离寺不远,村口巍然而立者,方氏祠堂。祠堂重建不久,有戏台、正殿两重,匾额有“声震河南”“方兴未艾”等,但合抱的柱子、主梁构架却仿佛是旧构,不知如何历尽沧桑,保留了下来。

宁海方氏历史上非常有名,因为明朝永乐年间的“方孝儒案”——灭十族,株连870余人,方氏一时四散无踪。我们询问村中的长者,却多数说不清楚,这也因为山上方并非方孝儒这一脉吧。方孝儒的纪念碑——“方正学先生故里”,在宁海溪上方村。

“方孝儒案”发生在壬午年(1402年)。这年正月,明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渡河攻东平。燕军势如破竹,五月直沽大战,建文帝的王师被燕军击溃。十八日,燕师克扬州、攻陷高邮、通州、泰州、仪真等地,与京师一江之隔。二十日,建文帝朱允炽下“罪己诏”,征兵勤王。文学博士方孝孺向朱允炆进献缓兵之法,遣公主诣燕王,许以割地请和,以待东南勤王之师。但这一议和之策被燕王断然拒绝。六月初三日,燕师在瓜洲渡江,进取镇江,十三日抵达南京城下。随后建文帝或谓殉难,或谓不知去向,朝廷大臣开城迎纳燕师。

燕军攻陷京师之后,朱棣(1360—1424年)大斥忠于建文朝廷的文臣武将为“奸臣”,第一榜“奸臣”计29人,其中就有文学博士方孝孺。方孝孺当时是声闻一时的大儒,因此朱棣起初并不想杀他,要借重他起草诏书布告天下。偏偏方孝孺不仅坚守道统,视以幼篡长为大逆,又耿直无畏,视死如归。朱棣因其不肯草诏,威胁要灭其九族,他抗然言“便十族奈我何?”结局就是史无前例的灭十族,将他的学生也株连在内。
 
两个甲子多过去,嘉靖三年(1524年),宁海方氏重修宗谱。主修人方曦系方氏第41世孙,他在《宁海方氏正学先生故里发派总序》里说:

“汉时出范公任河南尹,遂居河南,此我方氏所由发祥也。传至唐时彦升公为河东节度使,敕赐余庆堂,传下仕宦不绝。至宋时尤盛,有璨公官谏议大夫,瑾公官兵部左侍郎,子侄昆季皆历官汴京。因宋帝南渡,咸随驾至浙江,后因秦桧专权,屈戮忠良,诸公皆隐迹不仕。翰林学士宗华公隐居温州乐清西乡方塘,礼部侍郎宗茂公与御史中丞宗祺公隐居台州宁海西乡沙里,兵部员外郎宗祚公隐居台州天台之高塘。”

“后成祖登极,(孝儒)公衰麻入见,不肯草诏,九族皆诛。公锯死,兄弟子侄当面受刑,一时族人、仆从同死者八百余人。当时谓公之子孙靡有孑遗,幸有公仲子逃至江西玉山三十四都。其时仆从俱多顶名替死”。“又公有幼子随先生窜隐徽州。” 

因此,宁海方氏源自河南,南宋时迁江南。宁海一派是从第30世宗茂公宗祺公开始,方孝儒是第35世孙。宁海方氏历经六世,家学丰沛,当为蔚然大族。与方曦同时的余姚学者王阳明,也为之作序,称“勿致后世有湮没之传者,不赖今日之一修哉。”

王阳明没有在序中谈及“方孝儒案”,固然因为不能妄议本朝的先帝,也因为对于方孝儒固守长幼之秩、宁死不从的态度有点不以为然。天下,唯有德者居之。相较于喑弱的建文帝,史料称明成祖果敢勇毅、军功显赫,也算一位有所作为的君主。

“方孝儒案”是历史上最血腥的一幕。但是600多年的风吹雨打,除了在书籍中,除了一些知识分子偶尔会翻出来,重新叙述一回故事,生活中早已没有陈迹。蛇蟠石的花窗一层层剥落,方氏后人已经想象不出这位先人是羽扇纶巾的大儒,还是慷慨赴死的勇士。
  
山上方地处深山之中,也可能是当初逃散出来的方氏族人。在这个偏僻安静的地方,他们放牧、耕田,经营茶园与竹林,过着艰难而与世无争的生活。一晃数百年过去,因为远离文化与政治中心,也就慢慢平庸、沦落。当公路通到这个山村的时候,实际上昭示山村将会消失,年轻人都走出大山去,老年人和老屋一样,未来的日子已屈指可数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